1)确认意向,签订合同:客户需求了解,项目效益评估,装修现场条件评估。
2)建设规划,布局设计:指导分区布局设计和平面布置,装修现场评估。
3)筹建及施工:施工和设施安装指导。
4)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根据项目需求提供设备清单,协助/完成采购。
5)实验室布置:分区标识指导,物品布置指导。
6)人才技能培训:技术培训(可与实验室布置同步进行)
7)实验室验收:指导质量体系搭建、指导验收前准备、协助验收申办、验收过程陪同等。
仪器、试剂要求
仪器:必须三证齐全
试剂:必须NMPA批准
项目:新开展检测项目应有相应临床出具的评估报告;在技术审核前应进行方法学验证
实验人员要求
必须持有PCR上岗合格证,PCR 实验室操作人员至少2名;
通过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培训班获得上岗证,培训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和实验培训。
需要具备资格、培训、技能与业绩档案
需要有培训记录及实施记录:每人需有年度培训内容(包括外出学习、进修、内部质量手册学习、业务学习及新项目开展学习等)。
PCR技术的问世使病原体检测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由于PCR技术假阳性率太高,只要有微量病原体存在就可得到阳性结果,这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只有当一定数量的病原体存在时才有临床意义。因此,对模板准确定量显得特别重要,应用荧光技术PCR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结果。对于解决学检测的“窗口期”问题,判断疾病是否处于隐性或亚临床状态,以及检测不能判定是现症还是既往时,均可利用PCR进行确定。
示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方法学:荧光PCR法。
用途:用于体外定性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疑似病例、疑似聚集例患者、其他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或鉴别。
检测基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ORFlab和N基因、E基因。
标本类型: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抽取物、肺泡灌洗液样本、肺组织活检标本。
检测流程:
(1)核酸检测前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人员个人三级防护的穿戴)→(2)样本的灭活(56℃灭活30分钟)→(3)样本的核酸提取(手工、核酸提取仪)→(4)PCR体系的配制和模板加样→(5)上机检测及结果分析→(6)检测后的消毒。
其他病原体检测:HIV、甲乙丙肝、HPV、肺支、肺衣、EB病毒、腺病毒、胞病毒、甲乙流、埃博拉病毒、B族链球菌。
适合开展的医院和:儿童医院、妇幼、儿检所、第三方、各种级别的有需求的医院。
设计要点
PCR实验室可以是分散形式,也可以是组合形式。完成一组PCR实验,通常应经过试剂配制、样品处理、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四个实验过程,若实验工艺需要,还应增加样品粉碎过程。
一、分散形式PCR实验室
所谓分散形式PCR实验室,是指完成上述实验过程的实验用房彼此相距较远,呈分散布置形式。对于这种布置形式的PCR实验室,由于各个实验之间不易相互干扰,因此无需特殊条件要求。
二、组合形式PCR实验室
所谓组合形式PCR实验室, 是指完成PCR四个实验过程的实验用房相邻布置,组成独立实验区域的形式。对于组合形式PCR实验室,由于各个实验间集中布置,容易造成相互干扰,因此,对总体布局以及屏障系统具有一定的要求。各室在入口处设缓冲间,以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